六成孕婦曾發生過尿失禁!
醫師,自然產比較會造成尿失禁和陰道松弛嗎?這是門診常遇到的一個問題。高雄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任余堅忍醫師表示,婦女對自身生活質量的重視,越來越進步,也越來越能切入問題核心,確實很多孕婦有這方面的疑問。臨床上發現,約60%的婦女在懷孕過程中曾經發生漏尿(尿失禁)。研究顯示,懷孕過程中曾經發生漏尿的婦女,其產后發生漏尿的機會較高;但也別太悲觀,大多數的婦女在生產后都會逐漸恢復正常。
為何孕期容易尿失禁?
懷孕期間的漏尿(尿失禁)常發生在第三個懷孕期(25周)之后,因為此時胎兒體積變大、骨盆腔空間受限、腹內壓力增加、膀胱受壓迫等因素,導致膀胱容量變小;而黃體素的影響使得尿道壓力降低,加上骨盆關節變松弛等因素,引發懷孕期的漏尿問題。
擔心尿失禁而剖腹產?小心問題更多!
因此,孕婦對產后的漏尿與骨盆底松弛的問題格外關切。幸而,懷孕期的漏尿現象,有70%會在產后12個月內解除,因此產婦不要過于擔心。余堅忍主任特別提醒婦女,若因擔心自然產會帶來日后的漏尿或骨盆底松弛等問題,而堅持剖腹產,是錯誤解讀醫療報告!更何況,婦女在選擇生產方式時,常忽略了剖腹產可能帶來的手術風險與術后傷害,例如腹腔內沾黏、傷口感染、疤痕的困擾等。
選擇剖腹產一樣有尿失禁的問題
余堅忍主任表示,尿失禁和陰道松弛與懷孕生產的確是有正相關,但并不表示,選擇剖腹產就不會發生尿失禁或陰道松弛,這觀念需要厘清。國外曾有個實驗,在雙胞胎姐妹當中,一位未婚,一位已婚且生產兩次以上,發現已婚生產兩次以上,其罹患尿失禁的機率比未婚未懷孕生產者,高出4倍。
另一研究指出,懷孕期間就有漏尿(尿失禁)者,比較其選擇自然產或剖腹產,產后漏尿的發生與生產方式關系薄弱。也就是說,懷孕期間就有漏尿者,自然生產的尿失禁發生率并不會高于剖腹生產。臨床研究顯示,若孕婦本身就是尿失禁的高危險群,選擇剖腹產依然還是容易有尿失禁的現象。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
0票
開心
0票
板磚
0票
感動
0票
有用
0票
疑問
0票
難過
0票
無聊
0票
震驚